發(fā)布于 10:36
行業(yè)熱點
作者: 新漁生物
在我國,內分泌代謝疾病患病率很高。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糖尿病、肥胖癥、甲亢、甲減、血脂異常等疾病給國人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內分泌代謝疾病是導致其他嚴重疾病的重要因素,也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疾病的重要防線。中醫(yī)藥在調理內分泌方面有一定優(yōu)勢.擅長內分泌系統疾病的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綜合內科主任醫(yī)師李秋艷為我們詳細講解。
氣血津液紊亂是病因
人體內分泌是一個復雜而精密的調節(jié)控制系統,包括腦垂體、甲狀腺、甲狀旁腺、胸腺、腎上腺、性腺與胰腺等器官,負責維持人體各種激素平衡,保證健康。內分泌失調多為激素失調,人體內的器官均會分泌出相關激素,這些能夠分泌出激素的器官統稱為內分泌系統,如肝臟、胃腸道、皮膚、肌肉等。正常狀態(tài)下,人體內的激素保持穩(wěn)態(tài),如果內分泌系統紊亂失調,某類激素就會增加或減少,身體跟著罹患疾病。
內分泌系統和營養(yǎng)代謝性疾病歸屬中醫(yī)學“消渴”“癭病”“汗證”“痹病”“虛勞”等范疇,認為內分泌代謝疾病常由臟腑氣化功能失司所致,影響氣血津液運行,繼而產生諸多癥狀。
中醫(yī)理論認為,氣是人體內活力很強的精微物質,氣運行不息,推動人體內的新陳代謝,維系人體生命活動;氣的運動停止,意味著生命終止。與此同時,“氣為血之帥”,保證血液順利流通,津液在氣的作用下分清濁,清者附氣上輸,濁者隨氣降瀉。氣的功能失常,臟腑氣化不利,氣血津液化生及輸布受阻,則會引起內分泌代謝功能紊亂。此外,五臟六腑通過氣化功能,使水谷精微在人體內正常運化、吸收并轉化,因此臟腑的氣化是人體內環(huán)境中物質與能量之間轉化過程的關鍵因素。
“不難看出,氣血津液代謝紊亂是內分泌代謝病的重要病因”,李秋艷說,相關病位與肺、脾、腎三臟有關。1.肺主氣,司呼吸,輸布水谷精微,乃生氣之源,是氣化的物質基礎,調暢全身氣機。2.脾主運化,為氣機升降的樞紐,承擔著人體內水谷精微與精、氣、血、津液的相互轉化及能量輸送作用;此外,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是臟腑氣化的物質基礎與條件。3.腎主納氣,清氣潛納于腎,腎主水,維持機體水液代謝平衡,腎氣的升降決定了氣化的一系列活動。
三個處方調內分泌
“日常生活中,無論外邪或內傷,都會影響機體內氣的運行,造成氣化失司、氣機紊亂,從而出現諸多不適癥狀?!崩钋锲G表示,臨床問診中發(fā)現,很多患者生活質量非常糟糕,酗酒、抽煙、熬夜屢見不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會引起內分泌紊亂、失調。防治內分泌代謝疾病,關鍵是先管好自己,需從三個處方著手。
飲食處方。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痛風、骨質疏松癥以及營養(yǎng)性疾病大多與飲食有關。飲食治療的基本原則:保證優(yōu)質蛋白攝入量的基礎上,補充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以糖尿病為例,該病的飲食治療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控制總能量攝入,二是合理膳食。前者通過限制患者每日從食物中所攝入的總能量控制體重,后者應合理選擇食物,按照一定比例攝入各類物質,具體包括蛋白質、膳食纖維、礦物質及維生素,控制脂肪攝入量,合理選擇碳水化合物,限制飲酒、鈉的攝入,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根據個人情況,每日安排3~5餐,定時、定量進食)。
運動處方。內分泌代謝疾病患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根據健康與體力狀況,制訂定量化的周期性運動。以糖尿病患者為例,該類人群可選擇的運動類型多為慢跑、快步走、廣場舞等有氧運動,運動20~30分鐘為宜,最長不超過1小時,可安排在三餐后各運動20分鐘,也可一餐后連續(xù)活動3次(間隔10~15分鐘)。由于空腹后運動易出現低血糖反應,建議糖尿病人群在餐后1~2小時進行運動。
治療處方。相關疾病患者西醫(yī)治療后,病情雖平穩(wěn)可控,但存在倦怠乏力、口干口苦等癥狀。選擇中醫(yī)藥治療,可一定程度上避免不良反應。西藥治療效果不錯,同時會加重肝腎負擔,有一定毒副作用。加用中藥治療,可降低西藥使用量。目前,西醫(yī)尚無有效防治措施治療糖尿病并發(fā)癥,如果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配合中醫(yī)辨證治療,可有效防治并發(fā)癥發(fā)生與發(fā)展。我國歷代醫(yī)家在治療內分泌代謝疾病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常用經典方劑有五苓散、生脈散、六味地黃丸等。
常見內分泌疾病的中醫(yī)方
糖尿病。糖尿病的中醫(yī)病名為“消渴”,基本病機是陰津虧耗、燥熱偏盛,病因包括稟賦不足、飲食失節(jié)、情志失調與勞逸失度,中醫(yī)治法的核心為養(yǎng)陰生津、清熱潤燥。對于“上消”肺熱津傷證,常使用消渴方加減治療,“中消”胃熱熾盛與氣陰兩虛證分別以玉女煎、生脈散加減為方,“下消”腎陰不足及陰陽兩虛則常分別使用六味地黃丸、金貴腎氣丸加減化裁治療。
甲亢。甲亢(典型表現是心悸、出汗、進食和便次增多、體重減少、突眼、眼瞼水腫、視力減退等)的發(fā)病與飲食水土失宜、情志失調、感受外邪、勞逸失度等因素相關,其病機為“肝郁化火生痰,日久損及脾腎”,氣滯、痰凝、血瘀結于頸前導致發(fā)病,治療應理氣化痰、消癭散結。對于肝火旺盛、陰虛火旺、氣陰兩虛等常見證型,臨床常用龍膽瀉肝湯、一貫煎、生脈散等加減化裁治療。
甲減。甲減(典型表現是眼瞼和頰部虛腫、表情淡漠、全身皮膚干燥粗糙脫屑、手腳掌呈萎黃色、體重增加、記憶力減退等)以腎氣不足、命門火衰、三焦氣化不利為發(fā)病基礎,中醫(yī)治療重視溫補腎氣、培補陰陽、疏利三焦氣機。對于脾腎陽虛、肝氣不舒、痰郁阻滯等常見證候,分別需要以二仙湯、逍遙散、半夏厚樸湯等方劑加減化裁治療。
血脂異常。血脂異常主要由于飲食失節(jié)、好靜少動、七情內傷及年老體衰所致。痰濁使脈絡壅塞不通而發(fā)生血瘀,痰瘀互結則往往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對于痰濁內阻、氣滯血瘀、脾腎陽虛、肝腎陰虛等常見證候,分別需要以二陳湯、血府逐瘀湯、附子理中湯、杞菊地黃丸等方劑加減化裁治療。
肥胖癥。肥胖與先天稟賦、飲食失節(jié)、缺乏運動等因素相關,病機總屬陽氣虛衰,痰濕偏盛。對于脾虛濕盛、痰濕內盛、胃熱滯脾等常見證候,分別需要以參苓白術散、導痰湯、保和丸等方劑加減化裁治療。
患者飲食有側重
糖尿病患者。陰虛者多吃養(yǎng)陰類食物,如百合、麥冬、沙參等;虛寒者常吃肉桂、生姜、羊肉等;熱盛者常吃荷葉、苦瓜、蒲公英、苦杏仁等;腎虛者常吃山藥、核桃仁、黃精等;伴有大便干燥者常吃火麻仁、黑芝麻、桑葚等。
甲亢患者。甲亢患者適合經常食用有補腎滋陰散結作用的食物,比如甲魚。甲亢合并白細胞減少的患者,可食用阿膠、龍眼肉補血養(yǎng)血,平時也可用沙參、麥冬、玉竹、梨子等養(yǎng)陰之品煲湯,
使用菊花、蓮子心等清熱之品代茶飲。此外,甲亢患者預防低鉀引起的周期性麻痹,可選擇具有溫補功效的中藥煲湯飲用, 如當歸生姜羊肉湯、黃芪、黨參、太子參等。
甲減患者。甲減患者要經常食用薏米、赤小豆等具有健脾利水消腫作用的食物;適當進食富含硒的食物,如大豆、蘑菇、西紅柿、蘆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