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暖花開之季,人們紛紛脫去了厚重的冬衣,“減肥瘦身”也被廣大胖友提上了日程。肥胖是由于人體攝入過多能量在體內(nèi)轉(zhuǎn)變?yōu)橹|(zhì),脂質(zhì)在體內(nèi)堆積的結果,是一種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人們?nèi)绻逝趾螅梭w的血脂、血糖容易受到影響,出現(xiàn)紊亂,此時容易誘發(fā)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同時增加冠心病的發(fā)病風險。 BMI(Body Mass Index)指數(shù),簡稱體質(zhì)指數(shù),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 計算公式為:BMI=體重(kg)÷身高(m)2。例如:一男子體重60kg、身高1.8m,他的BMI=60÷1.82=18.5kg/m2。我國目前使用的肥胖診斷標準:以BMI≥24.0kg/m2和BMI≥28.0kg/m2作為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診斷標準。 一、改變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1.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特別是油炸食物和快餐譬如炸雞、漢堡、肥肉、油爆主食等(這些可能都是我們的最愛,心頭肉,但是就是因為吃這些吃的太多了,身體里堆積了脂肪,才會越來越胖)。在我們開始減肥的階段,千萬不要碰它們。等真正調(diào)節(jié)到平衡了,到時候才可以放心的吃東西。 2.戒零食,譬如我們愛吃的薯片、饃片、干脆面、火腿腸、餅干等膨化食品千萬不要吃,一個是不健康,另外一個就是熱量過高。 3.不要喝功能性飲料和可樂,初期階段一定要戒掉這些東西,這樣才能看得到成效,有繼續(xù)的動力??梢远嗪乳_水,或者用茶,果汁,酸奶等代替。 4.盡量不要喝酒,喝酒太多很可能會影響減肥效果,在非必要的時候可以喝,但是不能太頻繁。 5.不要經(jīng)常久坐或者一有空就躺著,特別是飯后15-30分鐘內(nèi),盡量不要坐著,時刻提醒自己去溜達溜達。 6.晚上不要熬夜?。?!早睡早起,早睡身體好。 二、運動 + 飲食控制 1.減肥最重要的是管住嘴,邁開腿,這個不用多說,但是管住嘴不代表要節(jié)食,而是正確的控制飲食,節(jié)食會讓我們低血糖,扛不住餓,就很容易失敗。然后就是一定多運動,要么去室外運動,要么去健身房,如果實在不想出門在家也一定要運動,運動需要有氧和無氧結合,不要強度太大,拉傷膝蓋或者損傷肌肉,得不償失。 2.飲食控制,主食方面盡量用粗糧雜糧代替精米、精面(比如全麥面包和低脂餅干,下午餓的時候可以當零食吃,雖然可能會比較難吃,但是飽腹感很強,多吃點粗糧對身體也有好處的)。肉食方面也要吃肉,但不要吃油膩和高熱量的肉,多吃魚肉、雞肉,清淡的那種(其實最好的就是能自己水煮新鮮雞胸肉),少吃豬肉、羊肉等容易胖的肉。然后就是多吃蔬菜,胡蘿卜、西藍花、青菜、西紅柿、黃瓜等綠葉菜。最后就是多吃水果,(可以把水果切成小小塊倒上酸奶??诟袝煤芏啵? 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如果存在壓力過大等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有可能會導致肥胖,所以適當?shù)慕o自己釋放一下壓力,也能起到減肥的作用。平時可以通過聽音樂、冥想、運動等方式來釋放壓力,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對減肥有一定的幫助。 四、 注意事項 1.切忌暴飲暴食,學會吃到7分飽就停下來,實在不行吃點水果代替,胃是有彈性的,習慣性吃太多會把它撐大。 2.吃東西慢慢吃,慢慢吃對胃好,能增加飽腹感,而且不容易胖。 3.一日三餐都要按時吃,早餐和午餐可以多吃一點,但也不要吃太多,晚餐可以少吃一點,但不能不吃,這樣容易扛不住,對身體也不好。 4.學會控制熱量,挑熱量少的食物吃,能吃飽就行。少吃米飯和面,實在餓的時候就用蔬菜、水果、干糧代替。 減肥是一種長期的過程,需要耐心和毅力!...
從“一滴血可提前15年預知癡呆癥風險”的研究發(fā)表,到“認知障礙門診”“記憶聯(lián)合門診”開進上海、浙江等多地社區(qū)醫(yī)院,再到用于治療早期阿爾茨海默病的新藥“侖卡奈單抗注射液”在國內(nèi)獲批上市……今年以來圍繞阿爾茨海默病的一系列研究進展和部署舉措,象征我國已一只腳踏進該病早期預防診治時代。 被稱為“腦海中橡皮擦”的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發(fā)病機理不清且無法治愈的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為最常見的癡呆類型。當前,它已躍升為我國第五大死亡原因。患者隨著病情發(fā)展,不僅記憶力下降逐漸加重,甚至工作和生活能力也會進行性喪失,給患者自身、照料者及社會醫(yī)療體系帶來沉重負擔。也因此,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在疾病管理中至關重要。 然而,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診斷并不容易。2023年10月,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團隊發(fā)表研究,分析約20萬初級保健醫(yī)生數(shù)據(jù),估計有99%未能診斷出輕度認知障礙(介于認知正常和阿爾茨海默病的中間階段)。阿爾茨海默病早期階段之所以就診率低、漏診率高,一是因為患者早期癥狀與正常老化難以區(qū)分,可表現(xiàn)為輕微的記憶、語言或視空間障礙,或情緒波動、個性改變等,且疾病發(fā)展緩慢。二是人們相關知識水平、病癥理解不足。三是基層與高級醫(yī)療機構的水平和醫(yī)療壓力不均衡,基層醫(yī)療機構的篩查方法存在敏感性和特異性不足。 放眼全球,完善的醫(yī)療保健系統(tǒng)、基于人群的篩查計劃、生物信息學技術的發(fā)展,以及研究領域的資金支持等,都是影響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診斷的重要因素。過去數(shù)十年間,歐美發(fā)達國家布局眾多隊列與數(shù)據(jù)庫建設工作,對阿爾茨海默病預防診治展開研究,如美國“弗明漢隊列”等。 近年,我國在認知障礙診療領域取得顯著進展。隨著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2030重大項目“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啟動,我們團隊與各大研究中心聯(lián)手推動構建針對國人的健康衰老社區(qū)隊列,致力于為阿爾茨海默病的預防、診斷及治療貢獻本土化數(shù)據(jù),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診療策略。 與此同時,我國通過影像、腦脊液和血液生物標志物等先進檢測手段,提高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診斷準確性。新藥侖卡奈單抗等抗Aβ免疫療法的獲批,意味著我們獲得對抗疾病的新利器。臨床診療實踐中,阿爾茨海默病疾病管理模式轉(zhuǎn)變?yōu)橐曰颊邽橹行牡膫€體化診療路徑,將疾病診斷重點前移到癡呆前階段。此外,公眾相關認知水平有所提高,促進了就診率增長。多地社區(qū)衛(wèi)生中心特別設立認知障礙門診等,并建立與上級合作醫(yī)院的雙向轉(zhuǎn)診機制,以實現(xiàn)資源共享、優(yōu)化醫(yī)療服務。 阿爾茨海默病是基因及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早發(fā)型主要與致病基因突變相關,晚發(fā)型主要與環(huán)境因素相關。《柳葉刀》雜志曾刊文稱,12種可調(diào)控的危險因素可增加患病風險,包括早年時期的低教育程度,中年時期的聽力損失、高血壓、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酒精濫用和肥胖,晚年時期的吸煙、糖尿病、抑郁、缺乏體育活動、社會孤立和空氣污染。 之前,我們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全面描繪癡呆可調(diào)控危險因素圖譜,發(fā)現(xiàn)積極干預可預防47%~72.6%的癡呆。研究提供了一個樂觀的前景:通過保持適度身體活動、樂觀的情緒、積極社交、控制慢性病等方式,更多人群能通過消除可調(diào)控危險因素來實現(xiàn)預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