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月11 飲食對心理有著深遠影響,均衡飲食讓人幸福
有的人通過節(jié)食減肥,餓到“懷疑人生”,變得情緒低落甚至抑郁、暴躁。有的人心情差時會選擇大吃一頓,“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可見,飲食對心理有著深遠影響,近日,一項發(fā)表在《自然-心理健康》雜志上的新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
該研究共納入18萬余名受訪者,平均年齡為70歲。英國華威大學、中國復旦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將140種食品分為10類,然后根據受訪者對這10類食物的喜好程度,將他們分為4種類型。類型1:無淀粉或低淀粉飲食偏好者,即喜歡水果、蔬菜和蛋白質類食物,淀粉類食物吃得少。類型2:素食飲食偏好者,即喜歡水果和蔬菜,蛋白質類食物吃得少。類型3:高蛋白質和低纖維飲食偏好者,即喜歡零食和蛋白質類食物,水果和蔬菜吃得少。類型4:均衡飲食偏好者,即對所有食物類別表現(xiàn)出均衡的偏好。
研究人員分析了受訪者飲食偏好與心理健康情況之間的關系,后者涉及焦慮、抑郁、自殘、心理創(chuàng)傷等問題的相關指標及幸福感。結果發(fā)現(xiàn),類型4在大多數(shù)心理問題指標中得分最低,在幸福感方面得分最高,心理健康狀況最好。與類型4相比,前3種類型都表現(xiàn)出更高的焦慮風險,但在其他指標上存在顯著差異,比如類型2進食障礙風險更高。類型3的幸福感評分明顯低于其他類型,研究人員分析,這可能是由于高脂肪肉類引起炎癥因子釋放,從而增強了大腦對壓力和抑郁的易感性。
總的來說,不同類型的人之所以心理健康狀況不同,與飲食對大腦神經遞質的影響密切相關。例如,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經遞質,負責傳遞快樂和滿足感的信號。均衡飲食能為大腦提供充足營養(yǎng),促進這些神經遞質的正常合成和釋放,從而使人感到愉悅和滿足。相反,不良的飲食偏好可能導致營養(yǎng)失衡,影響神經遞質的正常功能,進而引發(fā)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
最后,研究團隊得出一個令人振奮的結論,即存在“幸福飲食模式”,它能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具體來說,這種飲食模式以均衡、多樣、適量為原則,注重攝入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如新鮮蔬果、全谷類食物,以及瘦肉、魚類、豆類等優(yōu)質蛋白質,同時適量攝入健康脂肪,如橄欖油、堅果等,避免過多攝入高糖、高鹽、高油的加工食品。
有些食物在增強幸福感方面尤其有效。例如牛奶、香蕉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能促進血清素的合成,有助緩解壓力和焦慮;深海魚、核桃等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能改善大腦功能,提升情緒穩(wěn)定性;柑橘類水果、草莓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能增強免疫力,減少身體的應激反應,有助緩解抑郁癥狀。大家可以將這些食物納入日常飲食中,如早餐喝杯牛奶、吃根香蕉,午餐吃些深海魚或堅果,晚餐多選新鮮蔬果等。
需注意,有些不良飲食習慣會讓幸福感大打折扣。比如,早上不吃飯會導致血糖水平不穩(wěn)定,影響大腦功能;過度節(jié)食可能導致營養(yǎng)不良,引發(fā)心理問題;常吃殘羹冷炙可能影響消化系統(tǒng)健康,進而干擾情緒狀態(tài)。還有些食物雖然能夠帶來短暫的“假性幸?!?,但長期食用不利于心理健康。比如,甜食和油炸食品等高糖高油食物,吃起來很過癮,可暫時緩解壓力,但過量攝入易引起血糖大幅波動,讓人變得情緒不穩(wěn)定,長期食用這類食物還可能導致肥胖、血脂異常等健康問題,進一步加重心理負擔。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