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06 小寒逢歲末,天寒心不寒!
小寒,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23個節(jié)氣,也是冬季的第五個節(jié)氣。此時一般為臘月,是一年中極其寒冷的時節(ji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小寒,十二月節(jié)。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p>
俗語說得好,冷在三九。小寒恰在三九前后,所以自古流傳著“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的民諺。
轉(zhuǎn)眼已到年末,小寒節(jié)氣的到來,意味著進入了隆冬季節(jié)。舊歲已近暮,新歲將登場。
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鄉(xiāng)。小寒二陽之際,雖然是冰天雪地,但是陽氣已動,因此候鳥大雁出現(xiàn)向北飛的跡象。
二候鵲始巢。冰天雪地的寒冬即將過去,大地即將回暖,春光照拂生命,喜鵲開始忙里忙外,銜草筑巢。
三候雉始鴝。暖媚的春光將要到來,雉鳥開始發(fā)出美妙歌聲,尋求伴侶。
小寒習俗
九九消寒,每天一筆
從元代開始,皇宮到民間都時興“九九消寒圖”,圖上或是文字或是圖案,但每個字(繁體字)都是九筆。
每年冬至節(jié)前掛在室內(nèi),從頭九第一天開始填起,逐日填廓,每天一筆。每填寫完一字,便過一九,句成而九九八十一天盡。
數(shù)九計數(shù),書法描紅,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里一種不錯的消遣怡情的養(yǎng)生方法。
探梅
早瘦梅先發(fā),淺苞纖蕊。小寒雖冷,但是此時臘梅已開,紅梅含苞待放,不妨邀幾位好友,外出尋一支梅花撲鼻香。
吃菜飯
古時南京人對小寒頗為重視,在小寒時節(jié),一家人吃著熱乎乎的菜飯,感覺年味漸濃,期盼著即將到來的春節(jié)。
吃糯米飯
小寒早上吃糯米飯,是廣州的傳統(tǒng)。糯米飯寓意溫暖,吃完從年頭暖和到年尾。
炒米糖
舊時,寒冬臘月,經(jīng)常有人挑著扁擔走家串戶地吆喝:“炒米糖炒米糖,買一碗吃了甜心腸?!币煌氤疵祝偶t糖、白糖,倒開水沖進大碗中,飽滿的果實縮成了顆粒,入口即化。
小寒養(yǎng)生
1、多吃些御寒食物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宜養(yǎng)護腸胃,少食生冷辛辣,多吃五谷雜糧。
小寒時節(jié),天氣寒冷,多吃些御寒食物,如海帶、紫菜、菠菜、大白菜、胡蘿卜、山芋等,可提高機體的抗寒能力。小寒也是吃麻辣火鍋、紅燜羊肉的好時節(jié)。
2、進補不要盲目
雖然小寒是進補的好時期,但并非盲目吃大量的滋補品,要做到有的放矢,切勿過量。
按照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
補氣主要針對氣虛體質(zhì),如動后冒虛汗、精神疲乏者等,宜用紅參、紅棗、白術(shù)、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補血主要針對血虛體質(zhì),如頭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黃、嘴唇蒼白者等,應用當歸、熟地、白芍、阿膠和首烏等。
3、警惕呼吸道疾病
嚴寒天氣會造成溫度、濕度等天氣要素的變化,如遇突然降溫,人們?nèi)菀滓驗殡y以適應而生病,呼吸道疾病尤其容易發(fā)生。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通風,在室內(nèi)可以多養(yǎng)一些綠植、花草,改善空氣質(zhì)量。
4、注意防寒保暖
小寒節(jié)氣,關(guān)節(jié)痛、頸椎病甚至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fā)病,中風者增多。保暖是第一要務,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
除了適當增加衣物外,由于頭部容易受寒,所以外出時切記要戴上帽子,注意保暖。每晚臨睡前可以用熱水泡腳,按摩腳底。
5、適當鍛煉
民諺曰:“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毙『?jié)氣正是加強鍛煉、提高體質(zhì)的好時機。但運動也要適度,循序漸進,莫要練到大汗淋漓。衣著以保溫、質(zhì)輕、柔軟、合體為主。
冬天氣候寒冷,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tài)平和。
想要獲取更多冬季健康養(yǎng)生資訊,趕緊掃描二維碼下載吧!或者打開手機應用商店,搜索并下載萬年歷,更多精彩等著你!
小寒寄語
“小寒大寒大日頭,來年開春凍死?!薄O胍鞖庾兣€得等到來年春天。冬天都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小寒游子要思歸,大寒歲末慶團圓”, 過了冬季的最后一關(guān),年關(guān)也越來越近,歸家的日子便可扳著指頭數(shù)起來了。忙活了一年,“回家”二字,才是漂泊的真正意義。天氣再冷,對回家的渴望,始終綿遠悠長。
人們也開始忙著寫春聯(lián),剪窗花,趕集買年畫、彩燈、鞭炮、香火,辭舊迎新,一起為春節(jié)做著準備。日子紅紅火火,忙忙碌碌,也是倍感溫暖的時刻。
小寒已至,天寒人不寒。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