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中年發(fā)福來的這么迅猛?
過去我們總認為,這口讓人發(fā)胖的鍋需要基礎代謝來背,走上下坡路的身體代謝讓我們無法消耗攝取的能量,從而積攢在體內轉換成了大把大把的脂肪。
但是近年來的研究,卻打破了這個認知——其實,我們20~50歲期間的能量消耗是穩(wěn)定的,并沒有在跨過某個坎之后就出現急轉直下的降低。
比較明顯的代謝水平下降,其實出現在60歲之后,人體已經邁入衰老時。60歲之后,新陳代謝每10年會降低7%左右,到了90多歲時,日常的能量消耗平均會被50多歲的人群低20%~25%。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的下降,尤其是肌肉質量的下降,新陳代謝的降低也會越發(fā)顯著。
顯然,剛剛30多歲的中年人,遠沒有到代謝降低的這一步。咦?代謝沒降低,吃的東西也沒有徒增,為什么還會發(fā)胖?
原因很簡單,動得少了。在研究中,人們發(fā)現30歲以后的人群比20歲的人群少動了20%左右。
遙想當年,20歲的我們精力旺盛,能熬夜K歌散步,還能說走就走,拎起行囊就一路硬座到西藏。而30歲的我們,被生活壓榨得疲憊不堪,別說每天運動了,就是每天晚下班一小時就夠讓人心力交瘁了。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動得越來越少了,被繁重的工作死死地焊在了工位上。雖然我們吃不多,身體基礎消耗也沒變,但我們原本有的額外運動消耗沒了,整體算下來能量還是能輕松累積下來,成為我們腰間的游泳圈,臉上的雙下巴……
不僅如此,邁入中年后我們還面臨著壓力、熬夜、情緒問題等“催肥劑”,以及加班、帶娃等一系列讓我們有心運動也沒時間運動的阻礙事件;再加上忙于工作只能吃高油高熱量的外賣或者精加工的食品,而沒有時間自己去做一頓美味又健康的食物……
總而言之,中年發(fā)福,哪里是我們不想減肥,分明是我們被生活壓迫得死死的,根本沒工夫減肥啊!也難怪,如今的中產們追求的潮流已經不是名車名表了,而是誰有錢又有閑,能夠每周甚至每天堅持運動。
怎么減緩中年發(fā)福速度?
中年發(fā)福其實與代謝水平無關,主要由我們的生活方式決定:日益減少的運動量,和增加的壓力,以及為了釋放壓力而暴風吸入的不健康食品們,都是中年發(fā)福的推手。
看到這里,你或許想說:如果我有錢有閑,我當然也能每天運動??!
確實,肥胖與個人經濟情況也有很強的關聯:收入水平、職業(yè)類型、受教育程度都會影響到人的體型。此外,性別也會影響到同年齡段內人群的體型。比如同樣是中年,高學歷男性就會比低學歷男性更胖。有趣的是,在女性群體中確實反過來的,高學歷的女性會比低學歷的女性更苗條。這背后,顯然也與個人經歷、職業(yè)導致的個人觀念差異有關。
但是,已經踏入中年的我們,顯然已經來不及從奮斗中改變這些外在條件了。想要對抗中年發(fā)福,還是得靠最經典的那一句“管住嘴,邁開腿”。
對于缺少時間的中年人來說,像年輕時那樣每天花上幾個小時去做高強度有氧運動已經不現實了,但每天從工作和家務中抽出十幾分鐘或者半個小時來做做HIT一類的短時高效運動還是可以的,它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提升你一天的能量消耗。
當然,管住嘴也同樣重要,畢竟我們的運動量只有一點點,多吃的每一口高熱量食物都在助推我們的發(fā)胖。要怎么管住嘴?其實不難,但需要長期堅持。
首先,攝取食物需要考慮整體的營養(yǎng)素密度,像高糖甜品、飲料,以及酒類、油炸食品、餅干、泡面一類的食物最好少吃。是的,你最愛的奶茶也最好戒掉,這不光減肥還省錢,畢竟幾十塊一杯的奶茶除了給你帶來短暫的快樂,剩下的全是發(fā)福的痛苦。
其次,一定要長期關注攝入的總熱量,以及膳食結構。優(yōu)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都要適量攝入,為了減肥目的可以優(yōu)化結構,主食可以在白米飯里增加些粗糧的攝入,比如燕麥米、糙米、蕎麥,甚至是雜豆也很不錯。沒必要為了減肥,而生生餓肚子,畢竟我們還需要滿滿的能量去應對事務繁忙的每一天。
最后,多吃蔬菜,適當吃水果,保證攝入了足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還能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如果吃的不夠,可以考慮吃復合維生素片補充,預防維生素攝入不足。
]]>不僅僅是大胃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很“能吃”的人往往體型還都偏瘦。吃那么多還不胖,這又是為什么呢?
為什么怎么吃都不胖?
有專家表示,胖瘦與營養(yǎng)吸收代謝有關,吃進去那么多但還是很瘦,可能是吸收功能不好,不過沒有人對大胃王們做吸收功能的檢測,看他們吸收功能是不是比正常人低,如果吸收水平與正常人相同,吃那么多食物,沒幾天就應該會胖起來。
胃的主要功能是研磨、混勻食物,將它們加工成松軟的乳糜狀,以便下一步的消化吸收。但大胃王們胃口雖大,胃部功能卻并不比普通人強悍。在他們身上,胃部本該有的蠕動變得非常微弱。正常人的胃時刻蠕動著將食物推向十二指腸,而大胃王們的胃就像癱瘓了一樣,幾乎不怎么動作。由于胃部的運動功能缺失,大胃王們囫圇吞下的食物在腸道中很難被完全消化吸收。日本大胃王木下佑嘩就曾經爆料,他每次吃完大餐上廁所時都會“拉很多”,這可能是大胃王們保持苗條身材的一大原因。
此外,在鏡頭之外,大胃王們?yōu)楸3煮w型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沒有人想變胖,大胃王們尤其不想:肥胖的體型會導致腹壁變厚、腹壓增高、內臟脂肪增多,這些因素將會對他們的競吃成績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因此,許多大胃王只在鏡頭前吃東西。除了控制飲食外,鍛煉健身也不可少。有大胃王曾表示,他除了吃飯睡覺就是鍛煉,每天要在健身房里呆8個小時。
太瘦也可能是“血虛”
在中醫(yī)看來,人的體型與氣血有直接的關系。一個氣血平衡的人,身體內氣的運動充分,進餐之后,該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吸收了,該排泄的排泄了,該氣化的氣化了,他的身體就會不胖不瘦。
人之所以胖,多為氣虛。氣虛的人身體內氣的運動不充分,進餐之后,該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沒吸收,該排泄的沒排泄,該氣化的沒氣化掉,這些沒有被氣化的物質就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久而久之形成肥胖。
而人之所以瘦,多為血虛。血虛火就旺,火是多余的氣。一個血虛的人身體里的氣太多、太足,把該氣化和不該氣化的都氣化掉了,新陳代謝就會呈現病理性的亢進狀態(tài),人就會消瘦,怎么吃都很難胖起來。因此中醫(yī)認為,消瘦是判斷一個人血虛最明顯的指征。
勞碌型瘦人往往已到中年,工作上操心的事較多,睡眠質量不好,在家又非常勤勞,從早到晚腦子和手不閑著。精力消耗大,體力也透支。這類人往往食欲不太好,消化功能較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