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量的糖可以補充人體能量,幫助恢復體力、緩解疲勞。但攝入過量高糖食品會使身體積累過多的熱量,最終轉化成脂肪,導致肥胖,增加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風險。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消費理念提升,“低糖”“無糖”食品在市場上受到更多青睞,并逐漸成為消費的新潮流。
“低糖”“無糖”食品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GB 28050—2011)規(guī)定,“低糖”食品的要求是每100g固體食品或100mL液體食品中含糖量不高于5g,“無糖”食品的要求是每100g固體食品或100mL液體食品中含糖量不高于0.5g。
“低糖”和“無糖”食品的甜味主要來自于食品中添加的甜味劑。
甜味劑
甜味劑是賦予食品甜味的物質,屬于食品添加劑中的一類。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淀粉糖和乳糖等糖類物質,雖然也是天然甜味劑,但因長期被人們食用,且是重要的營養(yǎng)素,通常被視為食品原料,在我國不作為食品添加劑管理。
與蔗糖、果糖等添加糖相比,甜味劑具有甜度高、能量低、穩(wěn)定性好等特點,在食品中只需添加極少的量就能獲得適宜的甜度,應用范圍比較廣泛,且更適合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和老年人等需要控制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的特殊消費群體。
常用甜味劑
甜味劑種類較多,按其來源可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合成甜味劑,按其營養(yǎng)價值可分為營養(yǎng)性甜味劑和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
目前,在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劑主要可分為3種類型:糖醇類營養(yǎng)性甜味劑(如赤蘚糖醇、木糖醇等)、天然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如甜菊糖苷、羅漢果甜苷、甘草甜素等)和人工合成的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如阿斯巴甜、糖精、紐甜、甜蜜素、三氯蔗糖等)。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往往會將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與糖醇類營養(yǎng)性甜味劑復配使用,因為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具有甜度較高、用量少等優(yōu)點,但有些會有金屬味等不良后味,而糖醇類營養(yǎng)性甜味劑甜度低,但能夠起到掩蓋不良風味的作用,兩者復配使用能夠優(yōu)勢互補、協(xié)調口感、增強風味。
糖醇類營養(yǎng)性甜味劑:該類甜味劑是糖的衍生物,其結構和甜度與糖類似。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已批準木糖醇、乳糖醇、赤蘚糖醇、麥芽糖醇、異麥芽糖醇等8種糖醇成分作為食品中的甜味劑。該類甜味劑提供的能量比糖少,不會導致明顯血糖反應,且可以顯著降低齲齒風險,因而被廣泛應用于口香糖和含片類食品中。
天然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甜菊糖苷(甜菊糖、甜葉菊苷)?甜菊糖苷是從甜葉菊中提取的一類具有甜味的萜烯類配糖體,呈白色粉末狀,易溶于水,甜度約為蔗糖的200倍,熱量僅為蔗糖的1/300。甜菊糖苷與蔗糖相比甜味延遲,且后苦味比較明顯,與蔗糖、果糖、葡萄糖、麥芽糖等混合使用可協(xié)同增加甜度,使甜味更純正。一般常用于制作飲料、烘焙食品、酸奶、調味醬、糖果等。
羅漢果甜苷(羅漢果提取物):?羅漢果甜苷是從羅漢果果實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劑,甜度約為蔗糖的240倍,熱量僅為蔗糖的1/50。羅漢果甜苷甜味類似甜菊糖苷,且無不適后味,芬芳可口,是添加到水果飲料中的理想選擇。
人工合成的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
阿斯巴甜:阿斯巴甜是由食物中的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兩種氨基酸化合而成,其甜度為蔗糖的100~200倍。阿斯巴甜在高溫或高pH值環(huán)境下易水解,因此不適用于高溫烘焙食品,不過可通過與脂肪或麥芽糊精化合提高其耐熱度。因阿斯巴甜具有味道好、甜度高、能量低等特點,目前已被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批準用于食品工業(yè),在我國可用于碳酸飲料、面包、糕點、口香糖、糖果、冷凍飲品等食品中。
三氯蔗糖(蔗糖素):三氯蔗糖是唯一以蔗糖為原料合成的甜味劑,甜度為蔗糖的600倍,具有熱穩(wěn)定性好、不易分解、安全性高等優(yōu)點。三氯蔗糖甜味純正,對苦、澀等味道有掩蓋效果,是目前為止最接近蔗糖的人工甜味劑,可用于飲料、水果罐頭、醬油、復合調味料、配制酒等食品中。
安賽蜜(AK糖):安賽蜜是一種無熱量甜味劑,甜度約為蔗糖的200倍,且口味適宜,被廣泛應用于糖果、烘焙食品、冷凍點心、飲料、混合甜品以及餐桌甜味劑等食品中。安賽蜜和阿斯巴甜兩者按1∶1復配使用會使甜度增加30%,如果在使用時再適當搭配甜蜜素,會使制品的甜味口感更流暢,味道更純正。
甜蜜素:甜蜜素甜度約為蔗糖的30倍,風味良好,不帶異味,還能掩蓋其他甜味劑帶來的苦澀味,可用于冷凍飲品、果醬、面包、糕點等食品中。甜蜜素在復配使用時,主要搭配前甜、后甜較長的高倍甜味劑。
科學減糖和控糖的飲食建議
糖不僅是調味品,給人們帶來愉悅美妙的口感,它更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是人體五大營養(yǎng)素之一。想要保持健康,就要做到適糖,而不嗜糖。日常膳食中不必過分拒絕糖分和甜味,盲目追求無糖食品。實際上,很多食物中天然含糖,科學減糖要減的其實只是“添加糖”。添加糖是指除了食物中天然帶有的糖分外,在加工過程中額外添加的糖。常見的添加糖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等?!吨袊用裆攀持改希?022)》推薦每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有控糖需求的人群在選購預包裝食品時可優(yōu)先選擇糖含量低的,或標注“低糖”“無糖”的產(chǎn)品,同時注意關注產(chǎn)品標簽上的配料及營養(yǎng)成分表,了解產(chǎn)品使用的甜味劑種類及食品總體的能量含量。包裝袋上標注“無蔗糖”或“零蔗糖”不等于無糖?!盁o蔗糖”的意思是沒有添加白砂糖、綿白糖、冰糖、紅糖等蔗糖,但可能添加了葡萄糖、果糖或淀粉糖漿等其他糖類。
2015年5月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對允許使用的甜味劑品種以及使用范圍和最大使用量都有具體規(guī)定,在限量內使用這些甜味劑是安全的。需要提醒的是,不同人群對糖醇的耐受度有較大差異,個別消費者短時間內大量攝入糖醇后可能產(chǎn)生腹瀉反應,建議根據(jù)自身情況酌情選擇并適量食用。而阿斯巴甜在人體胃腸道酶作用下可分解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微量甲醇,所以不適用于苯丙酮尿癥患者,添加有阿斯巴甜的食品在產(chǎn)品標簽上都會標明“苯丙酮尿癥患者不宜使用”的警示。(王志鋼)
]]>那么,食品標簽里有什么秘密呢?這對我們有什么用呢?
食品標簽中應包括哪些信息?
《GB 7718-2011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規(guī)定:“直接向消費者提供的預包裝食品標簽標示應包括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和規(guī)格、生產(chǎn)者和(或)經(jīng)銷者的名稱、地址和聯(lián)系方式、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期、貯存條件、食品生產(chǎn)許可證編號、產(chǎn)品標準代號及其他需要標示的內容?!?/p>
此外,預包裝食品的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期應清晰標示,不得另外加貼、補印或篡改。
如果日期標示采用“見包裝物某部位”的形式,應標示所在包裝物的具體部位。
未標示規(guī)定的全部內容是否違規(guī)?
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飲料酒、食醋、食用鹽、固態(tài)食糖類、味精可以不標示保質期。
當預包裝食品包裝物或包裝容器的最大表面面積小于10平方厘米時,可以只標示產(chǎn)品名稱、凈含量、生產(chǎn)者(或經(jīng)銷商)的名稱和地址。
除此之外,如果沒有完整標示上述信息則說明食品標簽有問題。
怎么看懂食品標簽?
1.配料表
配料表里最前面的配料含量最高,越往后配料含量越低。
2.營養(yǎng)聲稱和營養(yǎng)成分功能聲稱
營養(yǎng)聲稱:是對食品營養(yǎng)特性的描述和聲明,如能量水平、蛋白質含量水平。營養(yǎng)聲稱又包括含量聲稱和比較聲稱。
含量聲稱:描述食品中能量或營養(yǎng)成分含量水平的聲稱,用語包括“含有”“高”“低”或“無”等。
比較聲稱:此聲稱是與消費者熟知的同類食品的營養(yǎng)成分含量或能量值進行比較以后的聲稱,用語包括“增加”或“減少”等。
營養(yǎng)成分功能聲稱是指某營養(yǎng)成分可以維持人體正常生長、發(fā)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聲稱。
3.營養(yǎng)成分表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GB 28050-2011)規(guī)定,強制標示的內容包括能量、核心營養(yǎng)素的含量及其占營養(yǎng)素參考值(NRV)的百分比。
NRV是“營養(yǎng)素參考值”的英文縮寫,是專門用于食品營養(yǎng)標簽的一項內容,是用來比較食品營養(yǎng)成分含量多少的一組參考值,是消費者選擇食品時的一種營養(yǎng)參照尺度。
營養(yǎng)素參考值百分比(NRV%)是《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中的強制標示內容,表示100克或100毫升或一份食物所含的某種營養(yǎng)成分,提供了人體一天需求量的百分比。
比如,某種食品鈉的NRV%為20%,說明吃100克該食品就攝入了一天所需鈉的20%;若另一種食品鈉的NRV%為105%,說明吃100克該食品不僅攝入了一天所需鈉的全部分量,還超了5%。
此外還需要注意兩點:
如果對其他營養(yǎng)成分進行營養(yǎng)聲稱或營養(yǎng)成分功能聲稱,或者使用了營養(yǎng)強化劑,則應在營養(yǎng)成分表中標示出該成分的含量及其占營養(yǎng)素參考值(NRV)的百分比。
如果食品配料含有或生產(chǎn)過程中使用了氫化和(或)部分氫化油脂時,在營養(yǎng)成分表中還應標示出反式脂肪(酸)含量。
學會看食品標簽,讓我們在購買食品時做到知己知彼,這樣有助于明明白白消費,作出健康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