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http://sf18888.com shineu新漁生物 Thu, 20 Oct 2022 01:35:0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8.10 http://sf18888.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cropped-111216-32x32.png 跌倒 – 四川新漁現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http://sf18888.com 32 32 警惕秋冬季隱形殺手 教你預防老人摔倒 http://sf18888.com/24696.html http://sf18888.com/24696.html#respond Thu, 20 Oct 2022 01:33:46 +0000 http://sf18888.com/?p=24696 跌倒,被稱為老年人的“隱形健康殺手”,輕可導致軟組織損傷,重可導致骨折,甚至死亡。在我國,跌倒是65歲以上老年人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中國疾病監(jiān)測系統曾做過測算,我國每年有4000多萬老人,至少發(fā)生1次跌倒,有40%-70%的老年人因為摔傷需要就醫(yī)。秋冬季來臨,衣物厚實,道路濕滑,跌倒發(fā)生率也相對更高。秋冬季,如何預防老年人跌倒?

北京老年醫(yī)院老年健康與醫(yī)養(yǎng)結合研究室主任 宋岳濤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加,機體器官組織結構逐漸老化,機體平衡能力和穩(wěn)定性下降,協調能力、感覺能力變差,不能有效應對周圍環(huán)境變化。如視力下降,視覺敏銳與聚焦的能力、對光線變化的調節(jié)能力及視野受到影響,覺察危險和避免跌倒的能力降低;聽力下降,對周圍環(huán)境判斷遲鈍,發(fā)生絆倒、撞倒等的機會增加;下肢肌肉力量減弱,協調能力變差,關節(jié)退行性變伴疼痛、僵硬、活動不利,行走不穩(wěn)等也會導致跌倒;骨質疏松,骨骼強度下降、脆性增強等因素會導致老年人跌倒和骨折。

部分疾病也會引起老年人跌倒,如神經退行性病變或伴有精神疾?。荒X血管疾病、偏癱、癲癇、肌病、骨關節(jié)炎等會導致步態(tài)不穩(wěn)、肌肉功能減弱的疾??;眼部疾病、足部疾病、貧血、心血管系統疾病等。

另外,長期服用部分藥物也可能會增加老年人跌倒風險。老年人由于機體代謝能力減弱,藥物排除時間延長,導致藥物在體內蓄積,增加藥物毒副作用,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增加跌倒發(fā)生。催眠藥和鎮(zhèn)靜藥等藥物的副作用會致平衡失調、頭暈、不穩(wěn);過量服用降壓藥、降糖藥,會引發(fā)體位性低血壓或低血糖血癥導致暈厥性跌倒。

如何預防老年人跌倒?

燈光明亮、家具高度適中

有數據顯示,60歲以上老年人跌倒,55%發(fā)生在居家環(huán)境中。營造安全居住環(huán)境是預防老年人跌倒的重要手段之一:燈光要明亮、柔和,不宜晦暗或過于刺眼;家具高度適中,椅子、沙發(fā)不能過于低矮,床面不宜過低或過高;淋浴間、浴缸、洗手池和馬桶周圍設扶手,淋浴間、浴缸設防滑墊和洗澡椅。廚房應有良好的通風設備,避免水汽和油煙影響老人的視線。老人臥室電話、電源開關設置在床頭,助行器等物品放在下床前可及的地方。

衣服寬松、鞋子合腳保暖

老年人選鞋基本原則:合腳、保暖性好、透氣性好、防滑性好、輕便柔軟。較高鞋幫能防踝部扭傷,適當的鞋后跟(1.5至2厘米為宜)能調整重心高度和增加穩(wěn)固性,傾斜的后跟(約10°左右)增大鞋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而增強平穩(wěn)性,錐形防滑鞋底防止足底打滑,較硬鞋底夾層增強舒適性。老年人宜選擇寬松、保暖、輕便、透氣的衣服,褲腿不宜太長以防被踩或自踩而致跌倒損傷。

科學飲食、合理使用藥物

老年人應多進食營養(yǎng)價值高、膳食纖維足、易于消化吸收、富含鈣、維生素D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食物,強健骨骼和肌肉減少跌倒發(fā)生?;加懈鞣N急、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平時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科學、合理、有效地進行疾病的防控與治療。老年人要了解自己所服用藥物,如可能導致平衡障礙的藥物最好睡前服用;部分降壓藥可能導致體位性低血壓,服用后不宜立即活動;降糖藥可能導致低血糖而提前備用餅干等以應對低血糖反應。

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

運動鍛煉是從源頭上減少跌倒發(fā)生的根本措施。能自理的老年人應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打拳、跳舞、騎車等,注意避免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獨自活動。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可選擇助行工具,如拐杖、助行器、輪椅等進行適當運動,延緩殘疾進程。有視、聽及其他感知障礙的老年人,應佩戴視力補償用具、助聽器及其他補償設施,提高其運動功能。

老人自身注意和家人支持

老年人不要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如搬運重物、踩椅或蹬梯到高處取物,社會活動重在參與,不宜爭強好勝。上、下樓梯時要當心最后一、二節(jié)臺階,有些老年人上樓時容易被最后一、二級臺階所絆倒,而下樓時又容易踩空最后一、二節(jié)臺階而發(fā)生跌落。家人不僅要為老人創(chuàng)造合適的居家環(huán)境,還要鼓勵老人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延緩功能退化,減少因功能退化而引發(fā)的跌倒。

]]>
http://sf18888.com/24696.html/feed 0
全球骨折30年增七成!跌倒是骨折致殘的首要原因 http://sf18888.com/23306.html http://sf18888.com/23306.html#respond Tue, 19 Oct 2021 03:19:50 +0000 http://sf18888.com/?p=23306 隨著患病人數不斷增多,骨折已成為全球公共衛(wèi)生問題。《柳葉刀·健康長壽》近期刊登的最新研究顯示,2019年全球骨折病例約4.55億,比1990年增加了70.1%;新發(fā)骨折病例約1.78億,比1990年增加了33.4%。這不僅影響患者的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也給家庭甚至社會帶來了沉重負擔。

老年骨折發(fā)病率升高

新研究使用了2019年“全球疾病負擔、傷害和風險因素研究”的框架,比較了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qū)從1990年到2019年的骨折病例數、發(fā)病率和健康壽命損失年。結果發(fā)現,30年來,骨折的年齡標準化發(fā)病率呈下降趨勢,但老年人發(fā)病率有所升高,女性表現尤為明顯。在20~24歲、40~44歲兩組人群中,男性的骨折發(fā)病率均比女性高出50%以上;但當年齡超過64歲,女性的骨折發(fā)病率則遠遠高于男性。

除整體發(fā)病率外,研究人員還詳細分析了不同部位的骨折數據。在納入研究的12個部位中,新發(fā)骨折排名前三的分別是腿部(髕骨、脛腓骨或踝關節(jié))、手臂(橈骨、尺骨,或尺橈骨雙骨折)、肩頸部(鎖骨、肩胛骨或肱骨)。

不過,按照健康壽命損失年計算,骨折的解剖部位排名略有不同。第一名為髕骨、脛腓骨和踝關節(jié),其導致的健康壽命損失年遠高于排名第二位的骨盆骨折,究其原因,研究人員認為,這與不同部位骨骼的不同功能,以及受損后的愈合難易程度有關。

2016年,美國杜克大學醫(yī)學中心羅伯特·祖拉博士及其同事分析了人體18塊骨骼的愈合速度差異。他們發(fā)現,手臂處的橈骨骨折,只有2.1%不愈合;腿部的脛骨或腓骨骨折,則有14%出現不愈合問題,這種延遲愈合或不愈合問題,有時需要多次手術和清創(chuàng),或使用骨再生替代品進行治療。此外,骨盆和髖部骨折的殘疾權重遠高于橈骨和尺骨骨折。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創(chuàng)傷骨科主治醫(yī)師趙樹山解釋說,骨折的愈合速度與創(chuàng)傷處的血流豐富程度有關,血流少的部位通常都長得很慢,比如股骨頸、脛骨中段等。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望京醫(yī)院創(chuàng)傷一科副主任醫(yī)師史長龍說,我國骨折的患病情況與新研究結論基本一致,近些年的主要變化表現為:患病人數大幅增加,尤以老年患者增幅明顯,多見髖關節(jié)、脛骨、橈骨、腰椎骨折;年輕人常見的骨干部位骨折則在減少。趙樹山補充說,50歲以下骨折病患的最大特點是男性、外部高能量暴力所致,因為男性更有可能參加危險活動或從事骨折風險高的工作;50歲后,低能量的骨質疏松性骨折數量猛增,這與女性絕經后骨量迅速流失密切相關。

跌倒是骨折致殘的首要原因

趙樹山說,我國骨折患者人數猛增的原因,需要從全局來看。首先是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人體骨量在30歲左右達到峰值,之后逐漸降低,女性絕經后還會出現骨量的滑坡性流失,尤其容易骨折。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進程加快,必然會伴隨骨質疏松性骨折病例數的上漲。其次是不良生活方式的影響,比如吸煙、飲酒、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等。2019年發(fā)表在《美國實驗生物學協會聯合會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吸煙、飲酒等因素可導致破骨細胞增殖,引發(fā)骨質疏松。此外,肥胖、使用糖皮質激素等藥物,也可能影響骨質,進而增加骨折風險。

史長龍解釋說,骨折致病因素可分為內、外兩類。內因指骨頭本身的狀況,包括骨密度和受力部位特征。相對而言,骨密度越低,骨質疏松程度越重,發(fā)生意外后骨折的可能性越高;如果受到沖擊的骨骼剛好處于應力集中的位置,比如髖關節(jié),外力容易匯聚于一點,斷裂風險更大。外因主要指可能導致意外的行為或環(huán)境等。臨床上,骨折的創(chuàng)傷按照損傷暴力的大小可分為低能量暴力、高能量暴力。單就外因而言,低能量暴力是指跌倒等生活中的創(chuàng)傷,這類骨折患者以老年人為主;高能量暴力則指外力較大的情況,包括工地墜落、交通事故撞擊、危險性運動損傷等,年輕人更常見。

新研究數據顯示,在與骨折相關的3級損傷原因中,跌倒導致的骨折傷殘損失發(fā)生率最高。換句話說,跌倒是骨折導致殘疾的首要原因,其次是交通傷害和機械力造成的意外損傷等。

防骨折是一項綜合工程

防骨折,需要內因和外因雙管齊下。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創(chuàng)傷骨科主任林漲源教授說,這就需要先從強健骨骼、抗骨質疏松和防止暴力入手。

補夠營養(yǎng),保證骨質沉積。骨骼健康最關鍵的營養(yǎng)素是鈣和維生素D,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800~1000毫克的鈣和400~6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趙樹山強調,年輕人可通過日常飲食攝取鈣,并保證一定的日光照射,以促進身體合成活性維生素D;老年人由于肝腎功能衰退,除遵醫(yī)囑補充鈣劑外,最好配合服用活性維生素D以及合適的抗骨質疏松藥物?!读~刀·糖尿病和內分泌學》近期刊登的一篇綜述推薦,最有利于骨骼健康的均衡飲食至少應包括以下幾項:每天攝入2~3份乳制品,以滿足部分蛋白質和鈣的需要;每天攝入5份水果和蔬菜,與吃3份以下蔬果的人相比,每天食用超過3份的女孩,骨骼體積更大;限制鈉的攝入。

選對運動,增強軸向應力。史長龍說,骨骼和骨骼肌都屬于運動器官,不動就會退化。比如,航天員長時間處于失重狀態(tài),骨骼得不到足夠的力學刺激,承重骨(如跟骨、下肢骨和腰椎骨等)的骨量就會減少。對骨質好的運動,通常是指能使軸向應力增加的運動,比如跑、跳、跺腳、深蹲,都能增加腿部股骨、脛骨、腓骨的軸向負重,讓身體不斷增加骨質的密度,以強壯骨骼,有時甚至能逆轉骨質疏松。此外,增加軟組織力量的訓練,可以強健肌肉、韌帶,以保護骨骼,增加平衡感,進而降低骨折風險。老年人如果膝關節(jié)不好,可以坐在床邊做踢腿動作,以強化股四頭肌。

趙樹山表示,跌倒是骨折的獨立危險因素,必須引起重視。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可歸結為自身和外部環(huán)境兩大類。就自身來說,老年患者通常合并多種疾病,其中眩暈、視力低下、高血壓、高血糖、腦卒中、肌少癥等,都會增加跌倒風險。這就要求老人控制好病情,肌少癥、眩暈癥者盡早就診治療,“三高”患者將各項指標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就外部環(huán)境來說,將室內燈光調亮,在布局上遵循“簡易”原則,多安裝扶手,做好地板防滑等,均能有效降低跌倒風險。另有研究發(fā)現,有伴侶的老人跌倒風險明顯降低,因此老年人應盡量避免獨居。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已經因跌倒骨折過,再次發(fā)生骨折的風險更高,尤其應做好防跌措施。

社會層面上,新研究也提出了相應建議。首先,擴大老年人骨質疏松癥的篩查和治療。趙樹山說,目前我國骨質疏松的診斷率僅有30%左右,確診患者能夠接受規(guī)范治療的更少。很多人以為,預防骨質疏松或抗骨質疏松治療,只要多喝牛奶、補充鈣片就行,殊不知,這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于骨質疏松,應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及規(guī)范化治療。其次,關注可能導致骨折的職業(yè)危害,為相關工人提供安全的工作環(huán)境。最后,提高汽車安全標準,全面有效貫徹道路安全法,以減少交通傷害導致的骨折。

]]>
http://sf18888.com/23306.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