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f18888.com shineu新漁生物 Fri, 19 Jan 2024 03:26:2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8.10 http://sf18888.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cropped-111216-32x32.png 大腦護理 – 四川新漁現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http://sf18888.com 32 32 在家自測患癡呆或中風的風險 http://sf18888.com/25686.html http://sf18888.com/25686.html#respond Fri, 19 Jan 2024 03:26:23 +0000 http://sf18888.com/?p=25686 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會健忘,而記憶力減退正是阿爾茨海默病最常見的癥狀,這使不少記性差的人對自己是否患癡呆心存疑慮。近日,美國馬薩諸塞州總醫(yī)院麥坎斯腦健康中心研究人員在《神經病學前沿》雜志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一項名為“大腦護理評分”的量表可以幫助人們在家自測患癡呆或中風的風險。

這項大腦護理評分表主要反映一個人在12個與健康相關因素上的表現,涉及身體、生活方式和社會情感三個方面。該量表的總分為21分,如果自測得分在0~9分之間則歸為低分組、10~13分為中間組、14分以上為高分組;得分較高的參與者在未來患癡呆癥的風險較低。

研究人員通過調查2006~2010年英國生物銀行研究開始時近40萬名40~69歲參與者的大腦護理評分,與12年后他們是否患有癡呆癥等的關系,來驗證這個量表。結果顯示,得分每增加5分,年齡小于50歲人群患癡呆風險降低59%,50~59歲人群患癡呆風險降低32%,59歲以上人群則降低8%。如果測試者總分能提高5分,則被認為其大腦護理取得了實質性的改善。正因如此,提高5分可作為測試者改善的初始目標。具體來看,中老年人群可分別重點關注以下幾點,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yī)師孫永安一一做出解釋。

59歲及以下人群可重點關注:膽固醇、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血壓、壓力、吸煙、飲酒。比如可通過控制“膽固醇+身體質量指數+飲酒”的組合,來實現加5分的目標。

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與癡呆相關。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越高,血管性癡呆風險越高。中年時期患高膽固醇血癥可使遲發(fā)性阿爾茨海默病發(fā)生幾率增加2~3倍。建議人們定期篩查血脂,并在必要時遵醫(yī)囑服用他汀類降血脂藥物。

身體質量指數。該指標過低或過高都可能影響大腦健康。美國北加利福尼亞州一項研究發(fā)現,若身體質量指數在30及以上,患癡呆風險增加74%,與正常體重者(身體質量指數在18.5~25)相比,超重者(身體質量指數在25~29.9)患癡呆的風險增加35%,尤其是中年肥胖患癡呆風險更大。

飲酒。研究表明,頻繁、大量飲酒與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發(fā)作和加重有關。大量飲酒會加速大腦萎縮,增加淀粉樣蛋白沉淀斑塊,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有毒蛋白沉積。

血壓。中年患高血壓與晚發(fā)型癡呆相關。在各種類型癡呆中,血壓對血管性癡呆的影響比阿爾茨海默病更大。建議遵醫(yī)囑用藥,以控制血壓。

壓力。持續(xù)高強度壓力容易讓人抑郁,而抑郁可能引發(fā)睡眠問題和行為障礙。當感覺壓力過大時,需調整心情,堅持運動,多接觸陽光,多參加社交;必要時需及時尋求專業(yè)幫助。

吸煙。大量研究顯示,吸煙與癡呆相關。吸煙可增加心血管病發(fā)生風險,引起氧化應激反應,導致腦損傷。如果吸煙者立即戒煙,在戒煙一年以后,患心臟病的風險將降低50%。越早戒煙,成功率越高。

59歲以上人群可著重關注:血糖、飲食、社會關系以及生命意義這幾項指標。

血糖。糖尿病患者發(fā)生阿爾茨海默病風險會增高。2015年歐洲糖尿病協(xié)會年會上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偏高,會增加阿爾茨海默病患病風險;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比血糖控制良好人群,罹患癡呆的風險要高50%。建議平時盡可能保持空腹血糖在4.4~6.1毫摩爾每升;除吃藥控制外,也要通過飲食和運動來穩(wěn)定血糖。

飲食。除表格提供的飲食建議,孫永安表示,堅持“推遲神經元退化的地中海飲食干預”,可將健康老人的認知障礙風險降低30%~35%。該飲食主要由十種食物組成,包括綠葉蔬菜、其他蔬菜、堅果、漿果、豆類、全谷物、魚、家禽、橄欖油,另外限制攝入紅肉、黃油和人造奶油、奶酪、糕點和甜食、油炸食物和快餐。

社會關系。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于失去了原來的工作和社交圈,會逐漸產生孤獨感。美國密歇根大學曾發(fā)表一項研究顯示,每天與他人聊天100分鐘,就可提高記憶力;一項在英格蘭69家養(yǎng)老院進行的為期9個月的試驗也表明,每天與癡呆癥患者聊天10分鐘,可顯著提高其生活質量。建議老年人多參加社會活動,比如上老年大學或做公益,多交新朋友;同時也可與家人、老朋友等多交流。這樣當他們面對壓力或困難時,將更容易獲得幫助。

生命意義。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此前發(fā)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在生活中感受到目標感或意義感,可降低患癡呆癥風險。建議老年人平時嘗試設立一定的生活目標,因為追逐目標的過程會讓人覺得自己在朝更好的方向發(fā)展。不過需注意,設立目標不要超過能力范圍,否則可能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挫敗感,從而喪失自信。

另外,中老年人群都需關注有氧運動和睡眠。

有氧運動。任何體力活動均對認知功能下降有預防作用,有氧運動可延緩癡呆進展。建議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評估心腦血管狀況,選擇合適的有氧運動,比如心肺功能好的人群可進行跑步、騎車等,較差人群可選擇相對舒緩的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等;一周3次,每次50分鐘。

睡眠。多項研究表明,睡眠質量與阿爾茨海默病之間存在密切關聯。健康的睡眠有助于大腦清除代謝產物和有害蛋白質,如β淀粉樣蛋白,它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如果睡眠不佳,建議多運動、保證健康飲食,或者通過睡前泡腳等方法進行改善;如果長期存在睡眠障礙,應及時就醫(yī)進行評估與治療。

研究人員表示,至少有40%的癡呆癥是可以預防的。孫永安補充道,受教育程度低、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聽力障礙、抑郁癥、空氣污染等,也是誘發(fā)癡呆的危險因素,平時應予以重視并早防早控。

]]>
http://sf18888.com/25686.html/feed 0